“自由”观念与20世纪中国思想史的中西会通
方光华;
摘要(Abstract):
"自由"观念是中西思想关注的主题。20世纪,关于中国传统思想是否有"自由"观念以及传统"自由"观念有何特点的讨论不绝如缕。通过反复辩论,人们逐渐认识到,中国传统思想有关于"自由"的丰富论述,但传统思想中的"自由"主要是"道德自由",它对于自由与个人权利、政治制度以及物质生产生活方式的关系有自己独特的理解。传统思想中关于自由必须建基于个体的内在自由,自由具有历史与文化属性,自由是一个不断实现的过程的论断,在今天依然有其现实意义。
关键词(KeyWords): 自由;内在自由;制度自由;文化保守主义;自由主义;马克思主义
基金项目(Foundation):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“20世纪中国传统观研究”(项目号:13XZS025)的阶段性成果
作者(Author): 方光华;
Email:
参考文献(References):
- 1参见王栻主编《严复集》第1册,中华书局1986年版,第2~3页。
- 2参见王栻主编《严复集》第4册,第1090、1076页。
- 3参见梁漱溟《东西文化及其哲学》,上海书店出版社1989年版。
- 4参见徐复观《中国自由社会的创发》,载《学术与政治之间》,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,第121页。
- 1参见唐君毅《自由之种类与文化价值》,载《人文精神之重建》(下),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,第275~276页。
- 2胡适:《自由主义》,载欧阳哲生编《胡适文集》(12),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,第805~810页。
- 3殷海光:《中国文化的展望》,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,第176页。
- 4林毓生:《民主自由与中国的创造转化》,载《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》,三联书店2011年版,第324页。
- 5 侯外庐指出:“以自己的内心为中心,而视宇宙事物一如吾心,这就是唯我论的比附逻辑,以神秘主义的宇宙观作依据。……由唯我论的比附逻辑,到神秘主义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,再到神人同形说的宗教思想,其间实有紧密的逻辑关联。”参见侯外庐等主编《中国思想通史》第一卷,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,第401 页。
- 6侯外庐等主编:《中国思想通史》第四卷(上),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,第162页。
- 7侯外庐等主编:《中国思想通史》第四卷(下),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,第893页。
- 8侯外庐等主编:《中国思想通史》第四卷(上),第173页。
- 1参见徐复观《儒家精神的基本性格及其限定与新生》,载李维武编《徐复观新儒学论著辑要》,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版,第196~228页。
- 2参见唐君毅《略说庄子与佛家之自由精神》,载《人文精神之重建》(下),第294~295页。
- 3《敦煌新本六祖坛经》,杨曾文校释,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,第27页。
- 4 参见牟宗三《生命的学问》,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,第25 ~26页。
- 5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。
- 6《庄子·刻意》。
- 1参见唐君毅《人文精神之重建》(下),第296页。
- 2 参见徐复观《中国自由社会的创发》,载《学术与政治之间》,第121 ~124页。
- 3牟宗三:《从儒家的当前使命说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》,载《时代与感受》,台北,鹅湖出版社,1984年,第300页。
- 4徐复观:《儒家政治思想的构造及其转进》,载《学术与政治之间》,台北,台湾学生书局,1985年,第52页。
- 5徐复观:《儒家政治思想的构造及其转进》,载《学术与政治之间》,第53页。
- 6胡适:《中国文化里的自由传统》,载欧阳哲生编《胡适文集》(12),第682页。
- 7胡适:《自由主义》,载欧阳哲生编《胡适文集》(12),第805~806页。
- 8 殷海光:《民主底试金石》,载张斌峰、何卓恩编《殷海光文集》第1 卷,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,第53页。
- 9侯外庐:《中山先生的民权论与民主建国》,载《抗战建国论》,重庆生活书店1938年版,第22页。
- 1侯外庐:《抗战建国与民主问题》,载《抗战建国论》,第9页。
- 2殷海光:《中国文化的展望》,第288页。
- 3殷海光:《中国文化的展望》,第110、111页。
- 4侯外庐主编:《中国思想通史》第一卷,第131页。
- 5如《民主中国的历史基础》(1941年3月12日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发表的演讲),载周质平编《胡适英文文存》(2),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年版;《中国文化里的自由传统》,(台湾)《新生报》1949年3月28日。
- 1 胡适:《中国传统与将来》,载欧阳哲生编《胡适文集》(12),第207 页。
- 2殷海光:《中国文化的展望》,第68页。
- 3侯外庐主编:《中国思想通史》第一卷,第7、9页。
- 4侯外庐:《封建主义生产关系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封建主义》,载《侯外庐史学论文选集》,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,第186页。
- 5侯外庐:《韧的追求》,三联书店1985年版,第253页。
- 6贺麟:《文化与人生》,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,第37页。
- 7《牟宗三全集》卷8,台北,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,2003年,第206~207页。
- 8参见洛克《政府论》,叶启芳、翟菊农译,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。
- 1殷海光:《中国文化的展望》,第327~328页。
- 2殷海光:《自由的伦理基础》,载张斌峰、何卓恩编《殷海光文集》第1卷,第259页。
- 3林毓生:《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》,三联书店2011年版,第324页。
- 4徐复观:《徐复观先生谈中国文化》,载黄克剑、林少敏编《徐复观集》,群言出版社1993年版,第601页。
- 5贺麟:《文化与人生》,第4页。
- 1唐君毅:《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》,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,第355~356页。
- 2殷海光:《中国文化的展望》,第293页。
- 3殷海光:《病中语录》,载张斌峰、何卓恩编《殷海光文集》第4卷,第306页。
- 4殷海光:《中国文化的展望》,第332页。
- 5林毓生:《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》,第6页。
- 6侯外庐:《侯外庐自传》,《晋阳学刊》1981年第5期。
- 1 冯友兰:《三松堂全集》第4卷,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,第569 页。
- 2殷海光:《正确思想的评准》,载张斌峰、何卓恩编《殷海光文集》第3卷,第314页。
- 3殷海光:《正确思想的评准》,载张斌峰、何卓恩编《殷海光文集》第3卷,第315页。
- 4殷海光:《自然思想与人文思想》,载张斌峰、何卓恩编《殷海光文集》第4卷,第107页。
- 5殷海光:《最后的话语》,载张斌峰、何卓恩编《殷海光文集》第4卷,第298页。